周二油价小幅下跌,因市场消化美国总统特朗普就俄乌冲突设下50天最后通牒的消息。虽然初期制裁预期推动油价上涨,但市场随后转为观望,担忧是否会真正实施制裁及高额关税。同时,贸易担忧情绪加剧,打压经济增长预期,并可能影响全球燃油需求。不过,OPEC和高盛预计第三季度需求仍强劲,油市基本面保持紧平衡。
周二亚洲时段,油价小幅走低。布伦特原油期货下跌5美分,至每桶69.16美元;美国WTI原油下跌9美分,至66.89美元。此前一个交易日,两大基准油价均下跌超过1美元。
价格波动的核心驱动来自于地缘政治和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。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周一宣布,向乌克兰提供新一轮武器援助,并给俄罗斯下达50天最后通牒,要求其达成和平协议,否则将对购买俄罗斯石油的国家实施制裁。
然而,市场在初期反应中推高油价后,又逐渐回吐涨幅,原因在于这项制裁的实施尚存在不确定性,尤其是在特朗普提出一个缓冲期后,市场预期制裁或将被回避。
“这项缓冲暂停降低了市场对俄罗斯原油直接遭制裁的担忧,而贸易摩擦的升级则进一步打压整体市场情绪。”——ANZ高级大宗商品策略师Daniel Hynes在一份客户报告中指出。

除了俄乌问题之外,特朗普周六宣布,计划自8月1日起对来自欧盟和墨西哥的大多数进口商品征收30%的关税,并警告其他贸易伙伴必须在不到三周内敲定初步协议,以避免面临类似的关税威胁。
这加剧了全球贸易担忧情绪,增加了经济增长放缓的风险,进而可能削弱全球燃油需求,拖累油价走势。
与此同时,市场也关注原油供需基本面的长期走向。据俄罗斯嘉盛外汇官网,石油输出国组织(OPEC)秘书长表示,第三季度全球石油需求将“非常强劲”,短期内市场仍将维持紧平衡状态。
“我们看到库存持续减少,俄罗斯生产能力受限,加上潜在的供应中断风险,使得市场供应面存在结构性压力。”——据市场调查显示,高盛周一上调了对2025年下半年油价的预期。
技术面分析:美原油日线图显示价格处于短期下行通道中,当前交投于66.89美元附近。近期价格连续三个交易日收阴,并跌破20日均线支撑,显示短期趋势偏空。
MACD指标死叉继续扩大,动能柱转弱,表明下行动能仍未完全释放。不过,下方65.50美元区域为前期重要支撑,一旦跌破将打开进一步回调空间。
若能守住此位并出现止跌反弹信号,则有望重新测试20日均线和68.30美元附近的阻力区域。整体而言,短期油价仍承压,需关注地缘与政策因素能否成为逆转催化剂。

编辑观点:
目前油价在多重不确定性中震荡调整。特朗普设下的50天通牒短期内缓解了制裁担忧,但加征关税的实质风险仍可能波及全球经济。
若贸易摩擦持续升级,需求端将面临下行压力,进而抵消部分供应紧张的利多。中期来看,若制裁落地或俄方减产配合,叠加库存下降,油价仍具上行潜力。需密切关注美俄动向与宏观经济指标的变动。